當前頁面:首頁 > 專業知識 > 聽力語言康復 > 聽覺語言康復方法 > 家庭康復中需注意的幾...
來源: 發布日期:2015.03.31 點擊量:
每當接觸到聾兒家長時,他們提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老師我的孩子什么時候能說話?”、“孩子什么時候能上學?”、“為什么別的孩子學會了,我的孩子不會?”等等,很顯然家長把很大的希望都寄托給了語訓老師,無形之中就給老師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其實,聾兒語訓康復的成敗,一方面是語訓老師的辛勤工作,另一方面是家庭康復。
往往有這樣一種情況:孩子經過了一天的在校學習,家長把孩子接回家后,就會很機械的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草草的結束了家庭康復教學。僅僅做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那么,聾兒家長在家庭康復中需要注意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呢?
首先,家長良好的心態是家庭康復的基石,康復訓練是一條漫長而艱難之路,家長應正確面對現實,及時調整好自身態度,以輕松、樂觀、積極、堅持不懈的心態進行家庭康復。不要盲目的與其他聾兒比較。
第二,助聽設備是聾兒的第二對耳朵,助聽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康復學習的效果,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養成配戴助聽器和愛護助聽器的習慣。幫助聾兒學習自行感知助聽設備工作狀況的能力和自行反饋助聽效果的能力。
第三,有些家長在孩子結束康復中心的學業后就會很迷茫,不知道應怎樣指導孩子的學習,所以家長要自身提高康復理論水平,多渠道學習康復教育方法,多與其他家長交流康復經驗,把理論與自身教學相結合,把被動的復習工作變成主動的教學活動。
第四,多與語訓老師溝通,了解康復教師制定的語訓計劃(日計劃,周計劃,年計劃),完成課后布置的語訓內容。孩子的學習過程只有在游戲中、在興趣中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而家長最了解孩子的自身特點,知道孩子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當孩子的注意力被所感興趣的事物吸引時,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趁此進行康復訓練,會更能增加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這樣的一句話很重要—“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家長在生活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庭康復是聾兒回歸主流社會的必經之路。